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監委呼籲秉持總統三項原則推動後備改革

  • 日期:110-12-28

本(110)年12月28日監察院各常設委員會巡察行政院,監委浦忠成針對「後備動員制度改革與強化之檢討」議題提出詢問,促請行政院及國防部檢討改進。

浦忠成委員指出:蔡總統於109年5月20日就職演說時曾提出推動後備動員制度改革。復於同年6月29日宣示「常後一體」、「後備動員合一」、「跨部會的合作」三項原則。監院就類此議題長期關注,歷年來經多次調查(研究)。

監院於相關專案調查研究中提出依據防衛作戰需求組建適當兵力;扣緊打裝編訓強化訓練;顧及專長相符解決幹部缺口;將後備部隊戰力擴充於新興的戰爭領域;善用行政院動員會報機制,強化部會合作,降低教召阻力;考量兵役公平,落實全民防衛等六點研究意見。

浦委員指出:後備戰力為重要威懾力量,我國後備軍人數量雖逐年下降,惟至108年仍約有240餘萬人,約十倍於常備部隊之規模,看似極具兵力優勢,然以108年度為例,實際召訓數僅12.4萬人,僅占後備軍人5.3%,顯示國防部能否有效指揮運用數百萬後備兵力,及所衍生之各項資源、訓練、裝備及指揮管制等需求,不無疑義;該部允宜從防衛作戰需求及想定出發,並參考零基預算精神,設計適當規模及能力之後備戰力及架構,俾集中有限資源,使挹注於後備戰力的一兵、一卒、一元,都可成為遂行「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戰略之可恃戰力。

浦委員亦指出:國軍一貫秉持「打、裝、編、訓」原則進行建軍備戰,然而戰略環境、敵武裝力量、戰術戰法及雙方戰鬥序列,已與過去有相當差異,後備戰力應基於前述各項主客觀條件進行設計;惟目前後備部隊之編裝、訓練及驗證等各環節,均未與防衛作戰需求之變化與時俱進,除彼此難以扣合之外,更與常備部隊落差甚鉅,有待國防部積極整頓。

浦委員另指出:後備部隊正在面臨大量專業軍士官幹部人力缺口,且選充專長相符情形亦逐年降低,對此雖迭有相關警示,然而目前數據顯示該等問題未獲紓解,爰國防部應盡速予以強化,且不宜在未適當評估及驗證下過度擴大選充彈性,避免「治標不治本」,削弱部隊實質戰力。

浦委員並指出:國防部允宜審慎思考將後備戰力擴充於新興的戰爭領域,建置網路、資訊與認知等後備戰力,俾於戰時能多方位與常備部隊共同作戰。該部在降低後備部隊教育召集阻力之措施以及與其他部會橫向合作之效益偏低,實有檢討改進必要。又,目前後備戰力改革規劃有呈現偏重義務役之現象,國防部允應基於全民國防理念及全民防衛動員之精神,建立全民堅強之精神戰力,並維持兵役公平性。

浦委員結論指出:國防部自總統提出後備戰力改革願景及三原則後,賡續評估並積極執行多項措施及作為,然而部分結構性及執行方面的問題,仍有待該部持續精進突破,並盼身兼行政院動員會報召集人之蘇院長,能予大力支持。

國防部邱部長回應表示:「後備」與「動員」為國家面臨戰爭威脅的存續關鍵要素,堅強可恃的「後備」戰力,為貫徹「防衛固守、重層嚇阻」防衛構想的實質力量,國軍除強化不對稱戰力外,亦與時俱進同步改革後備戰力,以堅實防衛戰力。個人見證後備動員政策的發展,但作戰不外乎是「打、裝、編、訓」;現今作戰與往昔不同,大兵力兩棲登陸作戰不會再重現,所以國軍人數調降、兵役也縮短,但是也應有相對應的配套措施,也就是後備部隊。邱部長特別舉例,10分鐘作戰需要6至7分鐘整備,2至3分鐘機動,實際作戰只有1分鐘;以作戰人力而言,10個軍人中只有2個軍人實際接敵,其他是則擔任勤務和戰鬥支援工作。全民防衛動員署成立後,其最大功能是進行跨部會間協調,配合地方政府的動員能量,亦即把「軍力有限、民力無限」中的民力做充分發揮。邱部長最後提到,國防部將於明年一到三季進行檢討,第四季就會提出後備動員體制改革的完整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