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九月十五日至二十日「認識古蹟日」開放民眾參觀監察院

  • 日期:90-09-11

  為配合行政院舉辦之「認識古蹟日」活動,監察院訂於本(九)月十五日至二十日(星期六至星期四)六天,開放供民眾參觀。本次活動展出內容包括:監察院古蹟建築及院史展示、監察職權行使成果展示、監察院重要出版品及著作展示、外賓邀訪及出國開會考察照片展示、監察院暨審計部員工及眷屬書畫攝影展,該院於活動期間並備有紀念品,致贈來訪民眾,歡迎各機關團體及民眾到院參觀。
  監察院建築風格屬奧德式後期文藝復興曼薩爾德(Mansard)式樣,建築內外隨處可見各式古典彫塑,莊嚴而古樸,民國八十七年七月三十日經內政部公告為國定古蹟。此為該院配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舉辦之「認識古蹟日」活動,並宣揚我國監察制度,開放供民眾參觀,使民眾得以接近古蹟、認識古蹟,並認識監察制度及其重要性,進而珍愛「文化資產」,重視我國監察權之運作,以培養愛鄉愛土情懷。
監察院建築物於民國四年(日本大正四年,西元一九一五年)四月二十四日落成啟用,是台灣現存後期文藝復興式建築中,保存最完整之一座,迄今已有八十餘年歷史。設計者為日本建築師森山松之助。彼於民國前四年(日本明治四十年,西元一九○七年)來台,擔任台灣總督府營繕課課長,在當時不少公共建築之設計,多出自其手筆,如當時之總督府(今總統府)之建築設計修正案、當時之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及專賣局(今公賣局)與台中州廳舍(今台中市政府)。
監察院現在所處之地,於清朝時期興建台北城時,係屬牆外之田園荒地,與城牆內考棚只有一牆之隔。日據時代,城牆拆除,改建「三線道路」,稱為敕使街(即今中山南路),並繼而興建此建築物,作為台灣北部地區最高地方行政機關(台北廳)之所在地,管轄現今臺北市、台北縣、宜蘭縣及基隆市,為當時行政區劃的「五州三廳」之一。至民國九年(日本大正九年,西元一九二○年)改廳為州。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後,曾為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台灣省政府(教育廳、衛生處)之辦公房舍。監察院則從民國四十七年(西元一九五八年)以後方開始使用此棟建築房舍。現在其靠忠孝東路旁較矮之另棟二樓房舍,曾為台灣省銓敘委託審查委員會、台灣省漁業局之辦公室,民國九十年(西元二○○一年)亦移撥監察院管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