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家人權委員會舉辦焦點座談 聚焦學生基本權利

  • 日期:110-11-13

國家人權委員會為撰提「兒童權利公約(CRC)第二次國家報告」獨立評估意見,在11月3日舉辦第3場次焦點團體座談,聚焦於學生權利議題,總計邀請學生代表、家長、老師及相關教育團體14位與會,由葉大華委員、田秋堇委員、范巽綠委員共同聽取意見及交流回應。

針對各界長久關注的校園暴力及霸凌議題,與會學生代表提出親身觀察,例如:教育部請各級學校發放「防制校園霸凌調查問卷」,惟實施多年成效不彰,也無法挖掘霸凌真相;私立學校的體罰情形依舊嚴重,但是學生在高壓管教下不但不敢申訴,外界也難以得知內部實際情形;此外,自學生若有心理諮商需求,是否也可使用學校的輔導室資源,目前仍缺乏明確指引。

有學生代表指出,師對生的直接體罰雖然漸漸消失,但取而代之的是言語上的精神暴力逐漸增多,校園現場仍有各式體罰發生,例如:用椅子木條打手心、罰站、罰跑樓梯、交互蹲跳、波比跳、跑操場、強迫學生自打或互打耳光、將腳踩在學生頭上等許多不當體罰方式,明顯違反教育部訂定的「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相關行為卻易被校方默許,學生申訴不易,甚至是投訴無門。例如:雲林淵明國中長期有教師不當體罰,經調查後,仍未有教師被懲處。

而在校園霸凌方面,值得關注的是,學生對學生的暴力常具有針對特定族群的傾向,例如:同志、特教生的霸凌行為。與會學生代表強調,未來更應落實國中小學生的性平教育和反霸凌教育,以避免發生不堪凌辱自殘或自殺輕生的憾事。

面對校園中體罰或精神暴力問題,台灣家長聯盟謝國清老師指出,教育部過於倚重由教育體系人員自行解決問題,處理程序也不夠公開透明,造成自己人管自己人,成效不彰。臺南一中教師郭復齊觀察到,當性平、霸凌事件發生,老師之間礙於同儕壓力,由學校內部主動處理不適任老師的難度較高,也較難糾正,因此需要外部機制的監督與糾正。即使現階段無法建立以學生為主的申訴機制,也應思考如何使學生在現行機制裡取得一定的位階。

葉大華委員指出,過去臺灣社會習慣以管教的思維看待體罰,但從《兒童權利公約》的角度加以檢視,某些嚴重體罰手段已經涉及酷刑。她曾參加《兒童權利公約》在日內瓦的國際審查會議,現場的審查專家會詢問每個國家如何看待對學生的體罰,並使用酷刑一詞來形容持續性的不當身心虐待。然在臺灣的校園現場,即使法律上明定禁止一切形式的暴力,校方也會有相應對的措施與作法。因此如何從學生的受教權出發,向社會大眾溝通不當體罰實已涉及酷刑,需要持續檢視、對話的過程。此外,國家人權委員會已經開始試行《禁止酷刑公約》訪視工作,未來也可參考其他國家的作法,進行教育機構的禁止酷刑訪視。

此外,針對學生申訴機制及表意權面向,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指出,未來應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更友善的申訴制度,包括如何保護學生隱私、學生與家長必須具備當事人地位,並且可以出席相關調查會議、主張調查方法、取得調查報告等,以及適用再申訴機制。她說,唯有將學生與家長作為當事人思考,才能真正落實學生的人權,她也呼籲於教育基本法中納入學生權利專章、設置學生權利保護官、將辱罵、歧視等精神暴力樣態入法,以保障學生人權。

葉大華委員認同應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申訴機制,然現行國中、小並無學生自治組織及學生代表制度,較缺乏友善的申訴管道,應思考如何建立。她也強調,《兒童權利公約》的表意權基礎是知情權,但是社會往往忽略知情權的重要性,學生應該要知道自己擁有什麼權利,並且熟悉相關申訴程序,才能知道如何保障自己及別人的權利,學校也應對申訴學生提供必要之協助與輔導資源。

與會學生代表也指出,現行校務會議中學生代表比例,遠低於高級中等教育法規定的8%,提案易被杯葛,意見也較易被壓制,要能保障學生權利並非容易。而高中職設有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學校卻未提供相關申請書及表格。學生們認為教育部及學校應對學生進行培力,對學生宣導相關機制及申訴程序,熟悉如何提案及提起訴願,以及獲得完整的調查結果,落實知情權。

現今討論最多的延後到校時間等涉及學生休息權議題,與會學生代表表示,即使目前教育部已要求高中生每週至少2天可以8點到校,但部分學校依舊沒有落實,甚至還出現「週六班」、「課後精進班」、「閱讀社」等上課名目,變相延長學生在校時間。另一個長期被詬病的現象就是,強迫上第八節課及留校晚自習到深夜,許多學生表示,此為公私立學校普遍現象,因此建議督學應該在這些時間進行突襲檢查。也有學生代表為住宿生的權益抱不平,因為住校而被強迫必須集體參加晚自習,無法自主安排時間。上述現象皆不當侵害學生的休閒權及發展權,值得持續關注。

范巽綠委員表示,因為《兒童權利公約》國內法化,臺灣目前處於新舊交接的時代,學校體制需要時間進行轉型,另一方面也必須結合學生、家長、老師、行政單位的培力,以深植人權價值與理念。在培力的過程中,各個團體透過溝通,以釐清問題,教育部、國教署、各縣市教育局也可以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共同建立強而有力的協力團隊,如此才有可能改變現行法制力有未逮之處,進一步根除行之有年的升學主義及形式主義。她說,感謝全國學生代表提供的意見,也期待未來每半年都可以看見具體的進展,大家攜手持續向前。

田秋堇委員特別關心校園的食安問題。她建議,學校可以思考與具有信譽的團膳業者合作,提供學生更多元的飲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