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名人與文物

名人與文物

導讀內容


于右任(1879-1964)

  陝西省三原縣人,十七歲以案首入學,為文重經世義理,常譏議時政。後赴上海,入震旦學院肄業,創辦復旦公學。嗣謁 國父於東京,加入同盟會。返國後創報,鼓吹革命。民國肇始,任交通部次長,民國七年返俠,主持靖國軍軍事。民國十二年參與創辦上海大學。國民政府奠都南京,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民國十七年三月任審計院院長。民國二十年二月監察院正式成立,奉派任院長,遴選監察委員行使監察職權。行憲後,膺選監察委員,復被推選為院長,至其辭世,先後任監察院長三十四年,對監察制度之規設,貢獻良多,世人尊為「監察之父」。
  公長於詩文聯賦,其作品傳世甚多,尤以創「標準草書」著稱,世稱近代「草聖」。

黃尊秋(1923-2000)

  
臺灣省彰化縣人,民國四十一年高考警察行政人員及格,即擔任警察基層工作。民國四十三年司法人員特考考試及格,轉任各級法院推事、庭長及地方法院檢察署首席檢察官。民國六十二年當選增額監察委員,乃「為政不在多言」之典型人物,深受蔣總統經國先生之賞識。民國七十年膺選副院長,民國七十六年膺選院長,首創增額中央民意代表,出任五院院長之例。任內通盤檢討監察法規,加強監察功能,並推動資訊化作業,提升議事品質與行政效率。民國八十二年任滿卸職,受聘為總統府資政。
  公苦學終生,平易近人,篤信佛教,曾被推為世界宗教徒協會理事長。此外,並創立健順養護中心,服務老人,嘉惠社會。

余俊賢(1901-1994)

  廣東省平遠縣人,就讀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時,曾聆聽 國父講述三民主義。民國十五年畢業,即入中國國民黨工作,曾為廣東清黨委員會重要負責人。次年派赴南洋,開始僑務工作。民國十七年日本出兵阻撓國民革命軍北伐,號召華僑抵制日貨,遭逮捕繫獄八月。民國十八年返國,仍從事僑務工作,數年間走遍南洋,對僑務建樹良多。嗣當選為廣東省參議會參議員、制憲國民大會代表。行憲後,當選為監察院監察委員,民國六十二年膺選監察院院長,致力於監察行政業務革新,民國七十三年條諭「試行以電腦處理人民書狀」,開監察院電腦作業之先河。迄民國七十六年卸任院長職務,受聘為總統府資政。

張維翰(1886-1979)

  雲南省大關縣人,早年參加辛亥革命軍,後謁 國父於上海。民國四年參與護國軍之役,旋任四川督軍公署秘書長。民國七年赴日研習地方行政。民國十一年回滇籌備昆明市政。民國十七年任雲南省政府委員兼外交部特派駐滇交涉員,促成改訂中法越南商約。民國二十年,受命為立法委員,旋兼立法院秘書長,越二年,辭秘書長職,專注地方自治之立法事項。民國二十八年任內政部政務次長,民國三十五年任監察院雲貴區監察使,嗣當選制憲國民大會代表。行憲後當選監察委員。民國五十四年膺選監察院副院長,多次代表我國出席亞洲國會議員聯會。民國六十一年院長李嗣璁辭世,代理院長,民國六十二年懇辭代理院長及副院長之職,專任監察委員職務。
  公平日沉浸於詩學,民國五十七年受聘為中華學術院詩學研究所所長,民國六十二年榮膺世界桂冠詩人。同年以詩作,獲中山文藝獎。
 
照片1:黃院長尊秋(中)於民國74年1月率宗教訪問團訪問美國,於美國國會山莊發表演說。
照片2:行政院蔣院長經國先生(左)到院致賀余院長俊賢(中)、周副院長百鍊(右)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