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監委巡察行政院:從俄烏戰爭與以哈衝突汲取我國國防與外交的深刻教訓

  • 日期:113-12-23

監察院各常設委員會於本(23)日巡察行政院時,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召集人蔡崇義委員針對「俄烏戰爭與先進新科技對我國當前作戰規劃構想及外交之影響」議題,提出報告與詢問。蔡召集人指出,借鏡當前持續影響世界局勢走向的兩場戰爭-俄烏戰爭及以哈衝突,我國行政部門可省思國防整軍備戰與外交策略推動;蔡召集人並引用近年本院相關調查案件分析國家安全面臨的3大潛在風險,促請行政院注意及檢討改進。行政院長及國防部長也分別回應說明。
 
首先的風險是面對中共的滲透威脅,尤其近年不斷發生的共諜案件。蔡召集人強調國軍應強化反情報機制,政府應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及培養全民國安意識,讓民眾在大量虛假訊息充斥的網路時代,能夠建立認同並凝聚共識。而建立認同並凝聚共識之關鍵在於說好同島一命的「臺灣故事」。
 
其次的風險是臺灣少子化及人口老化影響國防發展之隱憂。國防現況是志願役人數創新低及部分戰鬥部隊編現比不及80%的現象,蔡召集人強調人才是國軍重要基石,國防部允宜研擬具體留才方案並增加預算,以優化服役環境及照顧官兵生活。
 
再者,為提升國防安全,政府應強化8大領域關鍵基礎設施之防護,落實盤點關鍵設施並加強稽核作為及風險演練,以維持國家運作之韌性。以俄烏戰爭為例,俄羅斯使用「資訊混合性戰爭先行」的概念,足徵資安韌性之重要性,殊值臺灣借鏡。
 
此外,蔡召集人也肯定政府在國防自主的相關作為,但也提醒國軍應以實戰化訓練強化臨戰之應變能力;而在後備動員上,政府應厚實後備動員制度,以達精準掌握動員人數、快速動員、就地集合之目標。而在自製武器方面,政府則應扶持軍工供應鏈、培育本土人才、研發關鍵技術等要項。
 
蔡召集人強調臺灣一直是國際社會與民主世界的重要成員,也是全球供應鏈不可分割之一環。我國長期致力於堅守民主自由價值,為臺海和平穩定、世界民主、全球和平與繁榮持續做出貢獻。在外交工作方面,我們應結合美國印太戰略,強化與美國、日本等友盟關係,持續向國際發聲,堅定傳達維護臺灣和平與穩定,是確保全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之要素。
 
對於蔡召集人關注全球戰略情勢變化及中共對我持續威脅之相關政策作為,以及如何打造強韌臺灣等議題,國防部顧立雄部長回應表示:在國家安全潛在威脅方面,該部為防杜中共滲透,已研擬國軍涉密人員安全調查作法,並將強化指管能量及國家運作韌性。在國防的自主與強化方面,該部賡續致力於國防自主武器研發與扶植軍工供應鏈及人才培育,並將厚實後備動員,以發揮全社會防衛韌性,有效提升後備整體戰力。在作戰防禦構想調整方面,該部將檢視國軍軍事作戰思維,執行削弱戰略,並運用立即備戰操演,加速平戰轉換機制。在外部防禦資源運用方面,該部將強化認知作戰應處作為,並結合美國印太戰略之架構以維持和平現狀。
 
顧部長總結:面對嚴峻的臺海情勢,國防部除落實國防自主政策,強化軍民合作及深化友盟國家軍事交流,並持續採實戰化方式訓練,以確保國家主權完整及安全。最後,顧部長感謝蔡崇義召集人對國防工作的寶貴建言及對國軍的指導。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總結回應:關於人才的留任,政府可以再透過更好的優化福利的條件,落實人性的管理,強化招募的作為,以增加留任的誘因;同時透過各種不同的演習檢視關鍵基礎設施,強化其安全維護的能力,並提升資訊安全。此外,總統府已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行政院必須要有一對應的機制,以落實及執行決議內容,所以該院將研議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的相關的任務編制小組,以為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