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權委員會今日辦理為期兩天的《CRC兒童權利公約35週年》國際交流活動,邀請蘇格蘭、愛爾蘭、澳洲、菲律賓的兒少代表與兒童權利機關或國家人權委員會代表線上出席或線下實際抵台與會,近乎全台22縣市都派出兒少代表及兒少培力單位參與,針對兒童權利監測機制與兒少參與等議題進行交流討論。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指出,隨著科技進展,當代兒少的發展機會看似超越以往的世代,卻同時使兒少權利面臨更多挑戰,例如網路霸凌、性影像外流等,陳主委表示這些兒童人權議題沒有國界區域之別,建立國際及區域交流更形重要,期待跨國、不同世代的兒童人權推動者交流經驗,協助台灣國家人權會修正和加強自身功能;來自蘇格蘭的全球兒少治理計畫副主席Bruce Adamson表示「權利就是兒童的盔甲」,而權利是毋需要求就可獲得需要的幫助,跨洋而來的兒童權利工作推動者均提及讓青年的聲音影響到政策的重要性,強調兒童本身才是維護兒童權利的主體。人權會希望藉由這次交流座談,借鏡各國經驗,建立兒童權利國家監測機制,兒童權利得以在台灣更落實與完備。
今年適逢日內瓦兒童權利宣言100週年、聯合國通過兒童權利公約35週年,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在臺灣也通過逾10年,陳菊主委指出聯合國公約內含的各項兒童權利都受到台灣國內法律保障,她引用臺灣性影像處理中心統計今年1到3月通報有20.1%是兒少被害人,並提及CRC國際審查委員近年來關注台灣兒少心理健康問題,尤其10-19歲兒少近10年自殺率逐漸攀升,而亞洲國家也因「重視升學」造成兒少休息休閒權落實的議題,因此如何監測兒童權利落實情況已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本次國際交流邀請到全球兒少治理計畫副主席Bruce Adamson、愛爾蘭兒童監察使辦公室組長Nuala Ward、澳洲國家人權委員會兒童委員Anne Hollonds與菲律賓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Hon.Beda A.Epres、兒童權利中心主任Victoria Diaz;及前蘇格蘭兒童委員辦公室的青年諮詢顧問Finlay Anderson、青年議會主席Ellie Craig、臺灣中央兒少代表劉融諭、鄭天立,愛爾蘭和澳洲的青(少)年代表分別以實體或視訊方式交流各國兒少參與及培力經驗。
澳洲國家人權委員會Anne Hollonds委員指出,兒少權利監測機制目的在於「聽到兒少的聲音」,澳洲人權會透過「ENGAGE」等計畫,推動政府單位與兒少就生活成本、心理健康、氣候變遷等議題合作,確保兒少的聲音可以傳達;全球兒少治理計畫副主席Bruce特別強調兒童權利監測與監督機制、支持兒少表達意見,因為兒少才是最了解自己生活的人。
愛爾蘭兒童監察使辦公室Nuala Ward組長提及愛爾蘭曾諮詢五千位兒少集結成兒童權利報告提交聯合國,內容包含霸凌、社群網站、心理健康等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再依此敦促愛爾蘭政府調整政策;菲律賓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Hon.Beda A.Epres指出應教導兒少行使包含CRC之內的各種權利,兒童權利中心Victoria Diaz主任則提及因菲律賓人權會職權基於憲法,因此即使未收到申訴,亦可進行人權侵害之訪查,並透過培訓課程等協助兒少發聲。
除兒童權利監測機制,今明兩天將針對兒少如何參與公共政策與兒少培力機制進行討論,透過跨文化交流,了解不同國家針對學生權利、身心障礙兒少、移民議題、青少年自殺、數位權利、兒少發展權和休息休閒權等議題之觀點與相關政策,開啟台灣兒少視野,也讓台灣兒少參與政策接軌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