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洲青少代表共同參與的《CRC兒童權利公約35週年》國際交流活動於21日下午進入成果分享、共同提出結論,國家人權委員會陳菊主委到場逐一聆聽、瞭解兒少對權利議題的觀點。來自蘇格蘭、愛爾蘭、澳洲、菲律賓的兒少代表、兒童權利機關或國家人權委員會代表,與臺灣22縣市逾百名兒少代表、培力單位就學生權利、身心障礙兒少、移民議題、數位暴力、發展權與休息休閒權、心理健康與青少年自殺等6項議題交流討論,臺灣兒少代表以自身經驗為例,對休息休閒權表達「若學校不給太多限制,兒少便可活出自己的樣子」。蘇格蘭青年議會主席Ellie Craig也提及「沒有兒少的參與,不要替兒少做決定!」,並說明《兒童權利公約》第12條的「表達意見」與「意見受到正視」至關重要。全球兒少治理計畫副主席Bruce Adamson也呼應鼓勵在場兒少培力與政府機關人員能聽見兒少的主張,敦促社會做出改變。兩日國際交流議程,兒少充分提出觀點,陳菊主委表示將有助國家人權會建立兒童權利監測機制,與引導在國際審查提出獨立評估意見時的方向。
前蘇格蘭兒童委員辦公室的青年諮詢顧問Finlay Anderson提及兒少在推動蘇格蘭CRC入法扮演重要角色,並透過稱為「一萬個聲音(10 thousands voices)」的諮詢,收集萬名年輕人的意見,促進區域與國家政策的改進。愛爾蘭的Aisling和Alfie兩位兒少代表則透過預錄影片介紹愛爾蘭的青年議會提供兒少直接與政府對談的平台。澳洲的兒少代表Bella、Sebastian和13歲的Ruben亦透過影片表示「下個世代的意見,應被納入政府決策過程。」臺灣的兒少代表劉融諭、鄭天立介紹中央與地方兒少代表的制度和培力如何協助兒少對其關注議題發聲。主持人林文程委員及田秋堇委員亦以自身專業引導現場兒少提問,鼓勵兒少持續參與及回應促進母語於教學現場落實等議題。
活動以世界咖啡館的方式,讓臺灣青少年和外賓齊聚,就心理健康、學生權利、身心障礙、移工移民、數位暴力、休息休閒權六大面向進行討論,各組以深入對話方式,提出「身障者需要心理支持」、「建立全國申訴平台」「學校跳出升學框架」、「成人應更關注心理健康問題」、「學生申訴的個資保護有待進步」、「移工移民不應該因為種族而被視為該國的問題製造者」、「IG限動的數位霸凌問題」及「升學主義使臺灣休息休閒嚴重不足應被重視」等倡議,展現臺灣青年學子富有同理又具創意之思維。人權會辦理為期兩日國際交流活動,除首日王幼玲副主任委員提及應以各種不同方式真正聽到兒少的聲音,熟悉兒少事務之人權委員葉大華分享臺灣兒少友善申訴影片,並就人權會對行政院未優先發展之人權指標,與受教權、兒少公共事務參與權等議題邀集兒少與專家學者進行研議,以發展監測指標,並參考現場兒少意見研議納入青年顧問參與機制等議題。